
润滑自具有从-30oF到650oF(-34oC到343oC)极大的温度范围,能生成高浓度的聚四氟乙烯润滑保护层,高温下继续润滑,有效的抵御盐水和大多数清洁剂。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润滑脂的基本组成。
1、稠化剂
稠化剂是润滑脂的重要组分,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中并形成润滑脂的结构骨架,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中。润滑脂的抗水性及耐热性主要由稠化剂所决定。稠化剂的种类和含量,对润滑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例如,钠基润滑脂耐热但不耐水,钙基润滑脂耐水而不耐热,低温润滑脂,锂基润滑脂既耐水又耐热。
2、基础油
基础油是润滑脂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一般润滑脂多采用中等粘度及高粘度的石油润滑油作为基础油,也有一些为适应在苛刻条件下工作的机械润滑及密封的需要,采用合成涧滑油作为基础油,如酯类油、硅油、聚泣-烯烃油等。








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金属润滑脂,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润滑脂供应商,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
像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粘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几万的经济型车,合肥润滑脂,因为发动机加工精度相对比较低,汽缸和活塞环之间的间隙密封性并不是精细的,这种发动机经常出现在车价成本较低的车型上,要比较粘稠的机油来起到汽缸和活塞环之间的密封作用,如果使用了比较稀的全合成机油,这种发动机的密封就会存在些许小问题,开起来总觉得没有力量。并且停车之后,全合成会大部分流回到油底壳,发动机的润滑和密封受到了破坏,所以清晨起床启动后,发动机会受到较大磨损,如果是较为粘稠的中档次机油在这种发动机内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