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市场上对润滑脂流失现象严重,低温润滑脂,润滑油的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对此研究得出主要三大原因:
第1:油品内部结构被破坏:由于在摩擦润滑部位受热及空气的影响,基础油和稠化剂被氧化,导致润滑脂的皂结构被破坏,使用中出现软化流失。
第二:工况负荷的影响:由于摩擦部位的运转,润滑脂不断受到剪应力的影响,使皂结构受到损坏,软化流失。
第三:工况环境的因素:运动体内产生磨耗,金属磨粒加速润滑脂的氧化生成有机酸,从而破坏脂结构,造成润滑脂失效。








润滑油中的空气有三种存在形式:
(1)自由空气,随润滑油在设备中的流动而进进出出的空气;
(2)进入空气,以气泡的形式稳定地存在于润滑油中;
(3)溶解空气,润滑油在常温和常压下一般含有7%~8%的溶解空气。
润滑油在流动或搅动时不断从大气中夹带入空气又不断析出,在润滑油表面生成泡沫或在油中生成微泡,合肥润滑脂,会对设备造成以下危害:
(1)使油泵抽空,造成供油不稳或失效;
(2)空气的可压缩性使液压系统工作不稳,易出故障;
(3)产生噪音;
(4)使泵体产生穴蚀,润滑脂生产厂家,有破坏性;
(5)油温升高,特高温润滑脂,加剧氧化,减少润滑油寿命;
(6)造成润滑油假油面,易于抽空或泄漏。


随着复合级别机油的流行,SAE意识到了J300的局限:复合级别与单级别的机油相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粘度属性非常不同,一些复合级别的机油在高温下容易失效。于是1970至1975年间,SAE 对J300进行了修订,新增了150℃超高温测试。至于后来润滑油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不停的在推动的这个标准的变动,过往的种种严谨,才能够使得今天的我们有更好的依据。
如今,SAE J300将不含粘度强化剂的机油认定为单级别机油,并定义了6个冬季级别和5个夏季级别,这两类级别的测试方法、使用的单位都不一样,所以像0W40以及5W40这样的复合级别产品,就必须同时通过两种级别的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