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主要是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组成。一般润滑脂中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所选润滑脂应尽量保证减少脂的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锂基脂、复合皂基脂、聚脲脂等多效通用的润滑脂。这样,既减少了脂的品种,简化了脂的管理,且因多效脂使用寿命长而可降低用脂成本,减少维修费用。轴承润滑脂的正确选用:轴承润滑脂即用在轴承上的润滑脂,其目的是使轴承滚动面及滑动面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以防止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
润滑脂使用温度
润滑脂在温度下降时硬度会增加,影响正常输送,造成润滑脂不能充分到达润滑点,机器冷启动时缺乏润滑。润滑脂的使用温度**高于冷启动时环境温度,在较低的温度下(如接近-30℃),应该使用合成润滑脂,克鲁勃kluber润滑脂,例如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润滑脂的使用温度:润滑脂有一项指标是滴点(dropping point),但是滴点不等于使用温度,润滑脂允许的使用温度一般要比滴点低30℃~50℃,不要超温使用,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超过滴点的润滑脂就算冷却下来,性能也已经遭到破坏,不宜使用。
分类原则: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来分类的,并用皂基脂的拼音字母头一个字母作为符号分组。GB7631.S一90是按润滑脂应用时的操作条件进行分类的。所以,以稠化剂分类使用者会感到混淆不清,不依据使用经验及查找对应标准就难以选用。实际上,GB7631.8一90仅仅是提供润滑脂按操作条件分组的一个代号,而这个代号是由5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