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中的水分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湿气、雨水和海水。危害比较大,能改变油液的酸碱值、促进微生物污染等,低温下水凝结的冰晶容易造成部附件和封圈的磨损。油液中的水分一般以两种表现状态:游离水和溶解水。溶解水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进行检测,且检测准确性误差较大。随着温度的降低,油液的溶水能力下降,溶解水会变成游离水。所以,在低温环境进行油样取样(如凌晨)和低温环境下检测能有效提高油样水含量的准确性。此同样适用于燃油箱放水的选取时间。
液压油中含有空气、进油滤芯堵塞,都会造成吸油不畅,产生真空,从而产生气穴。气泡被油液带到高压区时,体积急剧缩小,气泡又重新凝聚为液体,使局部区域形成真空,周围液体质点高速填补这一空间。质点互相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液压冲击,使局部压力升高,可达数百甚至上千个大气压力。实验证明,将35℃的气泡加压至3。5MPa时,其温升可达到580℃。气泡在达到高温之后,其周围的油便会产生燃烧。所以将液压油中的空气快速释放出来,是液压油十分重要的必能之一,俗称空气释放性。
在液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留意油泥产生现象。油泥是灰褐色至黑色的粘稠胶质沉淀物,是油在使用中接触空气——油氧化的产物,液压油,会造成油路、滤芯堵塞、并加速液压油变质。如果液压油没用多久就产生油泥,就要考虑是否有潜在的问题。液压油产生油泥的主要原因是液压油的抗1氧化性能差,氧化因素较多,液压油在工作时是处于高温和高压环境的,并有金属做催化,很容易发生聚合,烃类分子的碳与氧、氢与氧都会发生反应,形成胶质或积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