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油箱结构不合理。小的油箱需要一块隔板将油箱分成两部分,隔板两侧放置回油管与吸油管。油经过隔板上的孔流回油箱的另一部分。中大的油箱需要几块隔板,将油箱分成几部分,使油经过曲折的途径才能缓慢到达油箱的另一部分。若隔板的数量太少,来自回油管的油还没足够时间散热及沉淀污垢,立刻又被吸油管吸入液压系统中,将使液压系统热量累加,加快油温升高。
选用粘度级别首先要根据泵的类型决定,每种类型的泵都有它适用的超佳粘度范围:叶片泵为25~68mm2/S,柱塞泵和齿轮泵都是30~115mm2/S。叶片泵的超小工作粘度不应低于10mm2/S,而超大启动粘度不应大于700mm2/S。柱塞泵的超小工作粘度不应低于8mm2/S,超大启动粘度不应大于1000mm2/S。齿轮泵要求粘度较大,超小工作粘度不应低于20mm2/S,超大启动粘度可达到2000mm2/S。
选用粘度级别还要考虑泵的工况,长城液压油,使用温度和压力高的液压系统要选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合肥液压油,可以获得较好的润滑性,相反,抗磨液压油,温度和压力较低,应选用较低的粘度,这样可节省能耗。此外,还应考虑液压油在系统超低温度下的工作粘度不应大于泵的超大粘度。表3列出了各种泵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粘度选择。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液压油供应商,对液压油液的要求愈来愈高,基础油液的本身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液压系统的种种要求,必须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来提高基础油液的性能。目前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油几乎都含有各种功能的添加剂。
液压油液的添加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善油液物理性质的添加剂,如油性剂、抗磨剂、增粘剂、抗泡剂和降凝剂等。另一类是改善油液化学性质的添加剂,如剂、防锈剂、防霉菌剂、破乳化剂和金属钝化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