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压性是润滑膜承受载荷而不被挤出摩擦表面,导致摩擦面缺少润滑的能力。
润滑油不能用粘度来解析的一种减摩性能,合肥润滑脂,特别是有边界润滑条件,及在受到冲击负荷或高温高压负荷下,在和表面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反应极压膜。主要是由油品中的添加剂的强极性或强氧化性与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坚韧的极压膜。测定油品的极压性可用四球法,更多的是用梯姆肯机试验法:试环安装在固定主轴上,以800r/min转速转动,高温润滑脂,磨块从下向上压在环面,润滑脂品牌,通过横对磨块施加载荷,约3L试油,循环流到环块接触面上。

机油的选择包括两个方面:粘度级别和质量等级。
粘度级别的选择:汽1油机油和柴油机油基本相同。
发动机本身设计要求:美国和日本的汽1油发动机要求使用低粘度级别的机油。例如,上海通用、广州本田、风神蓝鸟都要求使用5W/30粘度等级的机油;而欧洲的汽1油发动机大多要求使用XW/40粘度等级的机油。例如,上海大众的装车油为5W/40粘度等级的机油。
使用的环境温度要求:例如,15W/40粘度等级油1低使用环境温度为-20℃,1高使用环境温度为40℃。40粘度等级油1低使用环境温度为-5℃,1高使用环境温度为50℃。

严格装配:
在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中,零件的轻微疏忽会导致油压低的现象。在汽车的使用中,不正确的装配方法或曲轴油封的不合理设计,加上使用中的密封件的磨损,将导致漏油并导致油压过低。因此,为了防止曲轴油封漏油,应注意两点:润滑剂制造商教你更换新的油封,以确保在拆卸和检查发动机时油封的可靠性系数;其次,钙基润滑脂,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恢复新的油封,特别是当曲轴后端采用盘式油封时,应加紧密封裂缝。